這樣的忽略多少反應了華人社會 (John 是華裔) 重視數理, 而忽略美學培養的現況. 當然, 這樣重智育, 輕美育的情形在這些年來多少有些改變 (姑且不論光去上鋼琴, 繪畫等才藝課是否屬美學培養的範圍), 但美學教育的落實總感覺還可以再更加強一點.
拿我自己女兒的幼稚園課程來看好了, 為了要讓家長更看得出進度. 幼稚園總是將重點放在注音符號, 英文, 數字概念等傳統上的 "正統課程" 上面. 而音樂, 繪畫等課種呢?? 是屬於課後才藝...., 以需求決定供給的角度來看, 這多少代表著大多數家長在看待小孩子的教育上, 還是重智育重於美育的.
雖然, 在制度面似乎令人感到有所不足, 但我同時也認為, 教育不是光看政府或體制內的制度作法, 美育也不一定就一定要牽扯到國家大事, 教育大計等制度面議題, 來自於家庭環境或是父母作法反而更顯得重要. 而看 "美力芬蘭" 這本書, 雖說講得是芬蘭在美學上的成就及美學教育的作法. 但他山之石, 可以攻錯. 我們也可以藉由學習他們的作法, 不用等客觀制度的改變, 也從家庭教育中補足美學教育的不足.
書中美學教育的重點我覺得有幾個
環境: 環境的面向包含很廣, 包含了硬體以及軟體; 所謂硬體, 當然包含了能讓孩子接觸多樣的樂器, 繪畫型態, 舞蹈種類, 以及工藝實作, 而軟體也就包含了音樂會, 戲劇表演, 美術欣賞等. 就是讓孩子沈浸在美學的環境中, 其感受力與興趣自然會滋長.
自主: 美, 是一種興趣, 而不應該是一個負擔. 不論是音樂, 繪畫, 舞踏或工藝, 都可以用開放的態度讓小孩透過自由接觸來培養對美的興趣與習慣. 重點不在於是否能彈奏, 繪畫, 跳舞等才藝, 而要能感受, 會欣賞. 下面一段話是引自於 "美力芬蘭" 一書的作者序, 說得很好, 也值得大家深思.
美感是對周遭事物的感受力,來自於對自我環境的了解與認識,來自於聆聽,來自於觀賞,來自於感受,來自於接觸,來自於體驗。它可以是音樂饗宴,也可以是影像與設計感的震撼,更可以是環境的舒適、心靈的洗禮、人文的沉澱。父母的態度: 這裡所說的態度, 不是父母對小孩學習美學的態度, 而是父母本身對美學的態度. 試想, 一個從來不去音樂會的爸爸, 能夠讓小孩耳濡目染, 進而對音樂有興趣的機會應該不多吧. 而像我, 老實說, 我對美的感受力是很差的, 但這也給我一個很好的機會跟我的小孩一起學習, 讓我更參與他們的成長.
不是比較, 而是自我能力培養: 美學, 絕對不是比誰有什麼檢定, 誰拿了比賽名次. 這些都是一時. 而興趣與能力的培養才是長久. 在幾十年的生活中, 如果有美學的鑑賞及基本能力, 相信是會給生活帶來很多樂趣的.
美力芬蘭: 從教育建立美感大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