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歷史上, 唐朝可謂是最強盛的時代之一, 而貞觀之治則是唐朝之所以能建立起一個強盛國家的最重要階段. 唐太宗李世民當然就是開創如此盛世的靈魂人物, 這本貞觀長歌, 就是以目前大陸電視劇"貞觀長歌"為架構寫成的歷史小說, 從確定李世民掌握大權的玄武門之變寫到其辭世, 這二十多年來, 唐太宗李世民如何在長孫無忌, 房玄齡, 魏徵等大臣的輔佐, 以及大將李靖, 李世勣, 及侯君集的協助下, 創下這個史上難得的貞觀治世.
在許多的歷史小說中, 三國, 清初的康熙, 雍正及乾隆, 楚漢之爭, 春秋戰國等, 是比較常被人提出的題材, 相較之下, 貞觀之治的這一段歷史, 就比較少被提出來. 近年來, 大陸許多的電視劇都以中國歷史為題材, 從之前很有名的三國演義, 楚漢之爭, 大明王朝, 康熙王朝, 雍正王朝, 乾隆王朝, 大漢天子等, 一直到最近才以貞觀這個治世為題材, 讓人有機會能更了解這一段歷史的源由. 而在貞觀長歌的編劇兼作者的筆下, 這貞觀治世的所有人物皆活靈活現, 個性鮮明, 劇情也相當緊湊, 一讀下來便欲罷不能.
而這貞觀長歌, 常會被人拿來與大陸另一部同時期上映, 也以同樣貞觀治世為背景的"貞觀之治"來比較, 我沒看過貞觀之治, 但是看評論, 一般認為貞觀之治較重史實, 以編年方式述事, 而貞觀長歌則較商業化, 大事大略與史實相符, 但小細節為求迎合大眾口味, 真實性就較低了.
另外, 這貞觀長歌的故事脈絡, 與著康熙王朝的脈絡有著相當多的相同點, 貞觀皇帝與康熙同樣都經過鬥爭才掌握實權, 康熙雖登基早, 但也在平了鰲拜才掌握真正皇帝的權利, 李世民則是經由了玄武門之變殺了自己的哥哥及弟弟後才得以得大位; 而在兩個時代也都有強大的外敵, 也都曾在平定外敵的過桯中, 親身歷險, 險些死於異鄉, 而且, 也都曾將自己最心愛的公主下嫁給外族的可汗; 除此之外, 兩位皇帝的皇子們爭奪帝位的激烈程度也是相同的令人印象深刻, 而經由兩位皇帝的勵精圖治, 唐朝及清朝在這兩位皇帝之後也都有一段史上難得的太平盛世, 唐朝先後有永徽之治, 開元之治, 清朝康熙之後則為雍正, 乾隆, 而經歷過一段太平盛世後, 兩個中國史上強盛的朝代, 也樣的走上衰敗的道路. 歷史的不斷重複性, 看了實在讓人稱奇, 也對應到唐太宗李世民的一句話, "以史為鏡, 可以知興替".
這本書, 是之前到上海出差時(見
上海行-磁懸浮及豫園及
上海行-豫園商城及饅頭店)購買的, 目的是為了要多熟悉熟悉簡體字, 我之前看簡體字的機會很少, 所以剛開始看這本"貞觀長歌" 時有點吃力, 不過書實在很精采, 所以還能接連的讀完. 喜歡歷史小說的人, 別錯過這本"貞觀長歌"了, 繁體字版可點至

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