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買ETF, 當然也要先了解ETF所追蹤的指數, 其實台灣股票市場所編製的指數還不少, 這裡先以 台灣證券交易所與英國富時指數編製公司(FTSE)共同編製的五項指數了解起
- 台灣50指數: 由台灣股票市場上50支藍籌股組成, 代表超過70%台灣股票市場市值
- 台灣中型100指數: 由市值在上述100支藍籌股之後的100家公司組成, 代表約20%股票市場市值
- 台灣資訊科技指數: 由上述兩個指數共150檔股票中屬IT產業類別的公司組成, 代表約30%股票市場市值
- 台灣發達指數: 從150檔股票中屬於石油和天然氣, 基礎材料, 工業, 生活消費品, 衛生保健, 消費服務, 電信, 及公用事業等八大產業之公司組成, 台股分為十大產業, 而臺灣發達指數包含金融與科技以外的八大產業之股票。
- 台灣高股息指數: 150檔股票中, 以未來一年預測值分別計算現金股利殖利率, 選取現金股利殖利率最高的前30支股票作為成分股
而這裡指數的表現與大盤比較起來的報酬率如何呢? 我們可以由證交所提供的各項指數的報酬指數資料來分析. 使用報酬指數的理由在於要將成分股公司所發放的現金股利考慮進來. 以免因各指數的成分股在各時間點發放的股利不同, 而造成報酬率計算的失真.
下圖為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 以半年為一期, 所計算的各指數報酬率與大盤指數報酬率的差別(以大盤指數報酬率為0)所製成之圖表. 可以看出並沒有任何一個指數能在所有期間都打敗大盤. 不過似乎也可以看得出來, 在經濟穩定成長期, 以高股息及發達指數表現較好, 衰退期為台灣50及發達指數以大型股為成分股的表現較好(但幅度不大), 而股市觸底反彈的期間則以中型100這種以中型股為成分股的指數表現最好.
如果以累積報酬率來看, 下圖是以2007年1月的基期, 所計算的各股在各期末的累積報酬率. 可以看出是以台灣發達指數的表現最好, 高股息則次之. 不過要說明的一點是, 累積報酬率的計算上, 基期的選擇會有很大的影響, 基期如果低, 之後的報酬率數字都會比較漂亮. 這是在看累積報酬率的比較時所要特別注意到的.
上述的指數都有其對應的ETF在市場發行, 不過指數績效並不一定代表ETF績效. 改天有時間再來研究這些ETF與其追蹤指數績效的差別
台灣50指數: 寶來台灣卓越50基金 (0050)
台灣中型100指數: 寶來台灣中型100基金 (0051)
台灣資訊科技指數: FB科技 (0052)
台灣發達指數: FB發達 (0058)
台灣高股息指數: 寶來台灣高股息基金 (005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