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 Brains - 怎樣擁有達文西的7種天才






達文西, 是眾所皆知的藝術家, 同時也是發明家, 軍事工程師, 及科學家, 也是這本書的作者, 邁可.葛柏(Michael Gelb)的偶像(當然也是其他很多人的偶像). Michael透過他對達文西的研究, 將達文西能在眾多領域都有驚人成就的才能, 歸納成他的七種生活態度 (即書中所指的七種天才), 並提供訓練的小技巧





DSC_1132


好奇: 對生活週遭及新事物有好奇心
實證: 務必從自身經驗中求證知識的正確性
感受: 訓練, 加強, 並運用自己的感官能力, 以觀察體驗四周的人事物
包容: 對不確定, 困惑表現包容, 因為其為創造力張力的來源
全腦思考: 培養左右腦均衡發展的能力, 理性與感性, 科學與藝術並重
儀態: 好腦力與健康的身體密不可分, 而健康的身體反應在優美的儀態上
關連: 了解並欣賞世間萬物之間的關連性這本書, 讓我想起李欣頻的"十四堂人生創意課 ", 他在書中提到, "創意, 是一種生活態度", 跟這裡提到的達文西的七種天才中所強調的重點不謀而合, 也就是說, 創造力, 或是天才, 都是後天可以培養的, 而且秘訣不假他求, 就在自身對於生活週遭人事物的好奇心, 觀察, 體會, 包容並了解, 古人有云"萬物靜觀皆自得, 落花水面皆文章", 從用心生活的過程中, 我們不知不覺得就在開發自己的創造力, 也在開發自己大腦的潛能


對這本書有興趣的朋友, 可點選至購買


土耳其Raki酒

在土耳其的酒精飲料市場中, 賣得量最多的是啤酒, 而銷量第二的, 就是這瓶名叫Raki的酒.


Raki的味道很特別, 有點類似八角的香味, 有人說是茴香, 我查字典是八角, 大家想想一下類似茶葉蛋的香味就是了, 因為是蒸餾酒, 所以酒精濃度不低, 45%, 當地人多會加上水來喝.


原本無色透明的酒, 加了水後變成乳白色. 所以這種酒有一個特別的名稱, 叫做"獅子奶", 意思就是喝這種酒的能跟獅子一樣強壯也一樣酷. 也有人說叫做獅子奶是因為酒精濃度高, 能喝下去的人一定是像獅子一樣強壯才能喝, 照這個道理, 我看高粱也可以有個別名, 叫大象奶囉...


DSC_1369

附庸風雅之紅酒加藍乳酪

過年了, 公司依照往例發了大賣場的禮卷, 為了把禮卷用掉, 也只得到賣場看看有什麼可買了, 逛了半天, 平常的日常用品家裡也都有了, 實在不知道該買些什麼, 突然, 看到冷藏食品中的藍乳酪, 想了想, 買回家搭配之前好市多買的紅酒試試倒也不錯...


DSC_1350


哈哈...果然東西是不能隨便亂配的, 這瓶紅酒是淡香, 口感清爽型的, 搭配重口味的藍乳酪是一點都不合適. 要不然, 就是要拿藍乳酪搭口感較濃郁的紅酒, 再不然, 就要把藍乳酪換成口味較淡的乳酪(像是多咪吃的起司:p), 怎麼說, 今天這兩個紅酒跟乳酪就不配啦...


隨隨便便附庸風雅是要付出代價的...

攝影書籍推薦 - DSLR攝影精技

DSC_1131


當你了解了什麼是光圈, 什麼是快門, 以及其他基礎知識之後, 再來就是了解一些攝影的概念及特殊鏡頭的使用, 這本David Busch原著的書, 在Amazon獲得讀者四星半的評價, 目錄如下


第1章 提升品質的專業秘密 (提到銳利度, 光圈, 快門, 對焦, 色調, ISO等議題)

第2章 專業應用望遠鏡頭

第3章 廣角鏡頭專業應用

第4章 進階紅外線攝影

第5章 近拍, 微距與商業攝影

第6章 專業打光與棚拍技術

第7章 其他自製設備與秘訣

這本書提醒了許多在一般拍攝時不會注意的細節, 對於讀者的攝影觀念會有所啟發, 而儘管不是每個人都會遇到書中討論的每個領域, 像是棚拍技術就不是每個人用得到, 但還是推薦一讀, 對觀念上還是很有幫助


雖然這本書市場的能見度不高, 也很少人討論推薦, 但實際讀過之後, 其實內容不輸其他多人推薦的攝影書, 有空的話, 不妨到書店去翻翻看看


對這本書有興趣的朋友, 可點選至購買

攝影書籍推薦 - DSLR單眼數位相機聖經

DSC_1130


像我們這樣因衝動而在對DSLR有初步認識前就買了相機的人, 就是需要一本對數位攝影及相機全盤介紹的書籍, 這本 ”DSLR單眼數位相機” , 就是符合這樣需求的一本書, 先看看目錄先…


第1章 操作相機

第2章 好照片的條件

第3章 DSLR介紹

第4章 感光元件

第5章 白平衡

第6章 感光度

第7章 記憶卡

第8章 畫質與影像大小

第9章 對焦觀念

第10章 曝光控制

第11章 快門原理與應用

第12章 光圈原理與應用

第13章 拍攝模式

第14章 鏡頭認識與運用

第15章 濾鏡功能與運用

第16章 閃光燈

第17章 認識光線

第18章 了解色彩

第19章 構圖觀念

第20章 特殊攝影技法

第21章 攝影週邊

第22章 相機的保養

由目錄可以看出, 這本書除了數位相片的編修之外, 涵蓋了其他數位攝影所需的基礎知識, 配合圖片的說明, 可以讓人很快地對數位攝影有個全盤的了解. 其實, 不僅僅是單眼數位相機, 就算是消費DC的使用者看了這本書也會對數位攝影有另一番的認識, 我們看了這本書之後, 不僅對單眼相機有所了解, 回頭看看之前用的DC, 也才發現, 有很多的功能當初也是一知半解, 根本沒有發揮那部DC應有的功能.


當然囉, 涵蓋的層面廣, 內容自然就不深, 但是對於初學者的我們, 就是要有個全面性的了解之後再求深入, 所以這679元算是花得值得了…


對這本書有興趣的朋友, 可點選至購買

[閱讀]生死疲勞




一個五十年代的地主, 因為中國實施人民公社而被鬥爭槍殺, 轉世成為驢, 牛, 豬, 狗, 猴等回到他的農村, 看著他的農村經歷了人民公社, 大躍進, 文化大革命等社會的變遷, 也看遍了一部五十年代到二千年間的中國農村成長史.





在國中的歷史課本中, 讀到了文化大革命一詞, 而對文化大革命的所知也僅是一句”是近代中國文化的一大浩劫”. 而其他像大躍進, 全民大鍊鋼, 農村集體生產等名詞, 也都是字面上的認識, 並不了解這些運動對中國農村社會實際的影響, 以及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農村人民的生活. 透過這部小說, 經由驢, 牛, 豬, 狗, 猴的觀點, 我們可以一窺這些以往在課本中看到的名詞, 究竟是如何地影響中國的農村社會.


DSC_1133


這本書的書名, 生死疲勞, 取自佛經中 ”生死疲勞,由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書中的主角西門閙經歷了人, 驢, 牛, 豬, 狗, 猴等六世, (不是佛經中天道、人道、阿修羅道、畜牲道、餓鬼道、地獄道等六道輪迴, 大家聯想力別太豐富), 從不同的角度及觀點, 看著人世間的種種, 看著人與人的互動, 有些人的行為, 看在這些所謂畜牲的眼中, 是毫無意義, 人所追求的事物, 也是那麼可笑, 這六世的輪迴, 或是佛經中的六道輪迴, 其目的, 或許也就是讓在其中流轉的靈魂, 看清一切是空的事實. (佛法我不懂, 講錯了別怪我)


莫言, 透過著驢, 牛, 豬, 狗, 猴的觀點寫著他的故鄉五十年的發展 (莫言於出生書中的背景, 山東高密縣), 寫了書中主角三代人的興衰 (讓我想起意難忘, 雖然我沒看過意難忘), 這書中的文學技法我不懂, 但讀起來, 的確有特別的風味.


對這本書有興趣的人, 可點選至博客來購買


Bangalore的auto

Bangalore有一種交通工具

那裡人稱”Auto”

可以說他是電動黃包車


auto



這些”司機”

看你是外來人

絶對會敲你一筆

五六公里的路程

會開價70-100盧比(約55到80台幣)

但其實只要30盧比就行了(約23台幣)

甚至更便宜

我第一次坐就被敲了一筆

花了75盧比

其實只要40盧比就行了

第二次

當然學聰明了

當我一次要回旅舘時

我指著旅館的名片

問司機要多少錢

他開口80盧比

我則開30

他當然不同意 (我一看就是外國人, 可是上等的肥羊)

要我付50盧比

這時

態度千萬要強硬

所以我只說

“I’ll pay no more than 30, you take it or leave it…”

不接

沒關係

這裡滿街的Auto, 你不接, 別人會接

問下一部

我又指著旅館名片

問他載不載

他說 ”You tell me!!”

我說 ”Can you take me to this hotel?”

他又說 “I don’t know, you tell me!!”

哇哩咧…

我怎麼知道你知不知道這家旅館在哪…

我再說一次

“I would like to go back to my hotel, can you take me there?”

我又得到一句 “You tell me!!”

sXXt…印度人….

搞了半天…終於懂他的意思了

原來他不識字

要我用說的

結果…他offer我20盧比

你看前一部多黑…其實你也可以選擇跳錶

但問題是

路你不熟

他們就給你繞路

原本40盧比的路程

議價可能可以講到50盧比

他一繞路就便60盧比, 甚至更高

不一定划算

之後幾次搭auto的經驗也都不是很愉快

所以

Auto雖然方便

能不搭就不搭吧

尤其在晚上

誰也不知會把你載到什麼地方


而這些個auto的司機

一天營收大約400到500台幣

租金要付約120台幣

油錢約160台幣

剩下大約120到220台幣

所以月收入不超過5000台幣

不曉得這樣的收入在印度算不算高

[閱讀]未來在等待的人才 – A Whole New Mind

Part 1 感性時代
1.左腦與右腦的分別
*左腦: 循序的資訊, 理性的, 邏輯的, 細節的, 解析的
*右腦: 整體的, 感性的, 背景的, 表情的, 要旨的
雖然如此, 以上的分類是相對的, 不是絶對的, 大腦的左右邊仍需互相協助, 以達全人的發展



2.左腦思考的重要性下降, 右腦思考的重要性提高, 原因在於


*富裕: 由於左腦思考的盛行, 使用當今人類物質生活不虞缺乏, 而進一步轉而看重感性, 美感的事物, 導致右向感受的重要性提高
*亞洲: 由於亞洲區豐富的人力資源, 目前不僅是勞動性的工作, 連所謂知識型工作, 都可以在亞洲找到質優而價廉 (相對於歐美) 的人力資源. 因此, 要提升競爭力, 就必須培養有別有左腦思考的右腦感受能力
*自動化: 左腦邏輯性及循序性的思考, 已逐漸可被自動化機械所取代, 因此, 目前無法被機器所取代的右腦思考能力就更形重要

3.由農業時代, 工業時代, 資訊時代, 乃至於感性時代, 每個時代所看重的能力從勞力, 左腦思考力一直到右腦思考力, 因此作者預測在未來 (其實這個趨勢已開始) 設計, 故事, 整合, 同理心, 玩樂, 和意義這六個力量, 將會是競爭力的來源

Part 2 高感性的六種力量
1.設計: 典型的全腦綜合能力, 為多了意涵 (右腦) 的實用性 (左腦). 其成為關鍵能力的原因有三
*易取得性
*富裕時代
*人們越來越有設計感

2.故事: 人的大腦記故事較記事實為快, 資訊的取得在現代越來越容易, 但要把資訊串成容易使人了解或說服他人的情節的能力卻還是很缺乏

3.整合: 辨認關係, 找出看似獨立的不同專業領域間的關係, 以下三種為此種能力的代表
*跨界者
*發明者: 結合看似不同性質的東西, 放在一起, 而成為一項新事物, 如花生巧克力
*隱喻者

4.同理心: 能夠設身處地為人設想給予關懷的能力, 當然, 也包含了觀察他人潛藏在表情及語言上的真正想法

5.玩樂
*遊戲: 遊戲不僅能刺激人的右腦, 遊戲產業同時也正蓬勃的發展中. 更有實驗證明, 一定時數的電視遊樂器時間, 更有助於工作效率的提昇
*幽默感: 幽默感有助於人際間的溝通, 提高團隊間的效率
*愉悅感: 每日大笑三回, 不僅促進血液循環, 更可提高創造力及效率

6.意義: 在物質生活不虞匱乏之後, 人們會開始尋求生命背後的意義, 對意義的追尋, 也就成為人生的一鼓驅動力

---------------------------------------

有時候覺得人
是一種特殊的動物
試想
有哪一種動物能靠唱歌, 跳舞, 打棒球維生的

這些活動
都是高度社會化之後的產物
人類從石器時代, 農業時代, 工業時代, 資訊時代
一直到作者所預測在未來
或是正在進行中的感性時代
其核心的能力都不相同

當然
這些能力在每個時代中都存在
只是重要性不同
如同機械力在工業時代重要於勞力
但勞力依然無法完全被取代
而在感性時代中
如果只有感性能力
一個人連最基本的溫飽可能都成問題
但是
當其他條件及能力的取得相對容易時
這些能力就決定了一個人是否有競爭力

對這本書有興趣的人, 請點選至博客來購買


[閱讀]十四堂人生創意課

“創意, 是一種生活態度” – 李欣頻



這句話,
是我覺得最能代表這本書的話
也貫穿了整本書所要傳達的意念



我自認是一個缺乏創意的人
這也是我看這本書的原因之一
我不否認
在看這本書之前
我有一點期待,
這本書會有一兩個實際作法
是可以培養本身的創意的
雖然在事前就知道這本書不是在談創意練習法的

而當看完了這本書
沒錯
他的確不是在談創意練習法的
而我的期待也沒有落空
因為
他讓我了解到
在生活中
我們無時不刻都在練習創意
我們的創意
來自本身對週遭人事物的觀察及反思
自己的生活方式
則是塑造創意的雙手

在我童年的教育中
我被塑造成
“Another Brick on the Wall” *註一
在別人安排好的道路上
我可以走的很好
但卻沒辦法自己走出一條路

童年的教育
或許可以當成二十歲前沒創意的藉口
超過了二十歲
要怪
就得怪自己了

因為
是自己選擇了刻板的生活方式
是自己不敢嘗試新事物
是自己沒勇氣拓展自己的生活圈
或是
沒勇氣去改變

別說是因為老了
之前看張帝上康熙來了這個節目
聽他描述自己是怎麼玩線上遊戲
怎麼跟其他年輕網友打成一片
竟發現
自己的精神年紀比他還大

當然
這不是玩不玩線上遊戲的問題
而是自己面對新事物的態度

我贊成作者對創意廣義的定義
創意並非是只有設計, 美工或研發人員才需要的那種對作品的特殊想法
更不是小聰明
而是自己如何看待, 規劃, 並活出自己的人生
也就是自己面對人生的態度

*註一 : Pink Ployd的一首歌, 收錄在”The Wall”這張專輯中, 其在表達在刻板的教育方式下, 學生只會變成在牆上的一塊磚, 跟其他的磚沒兩樣, 缺乏獨特性

如果對這本書有興趣, 請點選至博客來購買


全世界都擋不住李昆霖

這是一本書名
但這不是一篇讀書心得
也不是推薦書給大家
因為,
在寫這一篇文章的同時
這本書還沒出版
我也不一定會去買這本書





李昆霖是誰呢?
他, 高雄人, 目前應是29歲
13歲移民澳洲
在美國拿到化工博士後
目前在高雄自行開設顧問公司
他同時也有澳洲網球教練資格
以及八級鋼琴認證之類的東西
而且會說中德英日等語言

“他脫褲子, 五十萬人上網看”
是之前週刊採訪他的標題
我不知道他為什麼脫褲子
也沒看過他的屁股
但我看過他在南極光著身子只披國旗衝到海裡的照片
(是中華民國國旗, 不是澳洲國旗)
沒錯, 他很瘋狂
他的足跡踏遍31個國家
曾用2500美金買來的RV (有廚房及浴室的那種車子)
繞美國旅行二個月
做一些我連想都沒想過的事

有人覺得他噁心
他公開他在智利 (不確定是不是智利??, 國家名我忘了)
嫖妓的經驗及照片
也刊過他跟女朋友在生理期時做愛時沾上經血的浴巾照片
該說什麼呢??
率直…!!
變態…!!
真誠…!!
還是低級…!!

我不知道如何評斷
我沒資格評斷
更不想去評斷
但是
他的行為的確給了我很大的啟發
不是嫖妓的經驗
而是他對自己的目標全力以赴的精神

我在自己的人生中
有許多想做的事…
一本自己的心情筆記
讀書心得的集成
一張自己的吉他演奏專輯
自己DIY的音響
組一個樂團
在自己的酒吧或咖啡屋中演奏
看懂易經
學會圍棋
拿一個碩士學位
去美國MI學吉他

這些事有的是近程的想法
有些則是遠程的計劃
我不擔心我是否能做到
但我擔心自己沒去開始
我了解自己的缺點
就是處事不夠積極
知道自己該做什麼
該怎麼做
但就是沒辦法付諸實行
這是我看不起我自己的地方

也因此
李昆霖的遊記
給我的衝擊也就特別大
他對於自己的目標
總是勇往直前
不找藉口推託
他的成就及經歷我不羡慕
但他的精神卻讓我值得學習

或許
他也可以給你同樣的感受

http://oak.cats.ohiou.edu/~cc539802/index.html

把他的連結放在這裡
並不表示我認同他所有的行為
沒有人事物是完美的
毎個人對事情的觀點也都不同

就像我最近看到一個美國人的故事
他每週都要騎八個小時腳踏車
經過120公里崎嶇不平的山路
到一個新竹山區中
缺乏英語老師的國小中教英文
那條山路
曾經讓兩任校長喪命…

他不是英文老師
他四十歲
美國十年無線網路工程師經驗
目前在新竹交大攻讀電信博士
他只是聽到朋友提到
有個國小找不到英語老師
便自告奮勇義務到這個國小教書
風雨(去年還下雪)無阻
至今已三年

這樣的故事
我跟我四周圍的人分享
給每個人的啟示就天差地別

有人說: “台灣的教育資源分配真不平均…”
有人說: “那條山路怎麼都不修好…”
有人說: “他怎麼不開車” (“”何不食肉糜米乎””的現代版)…
有人說: “他有教師資格嗎, 怎麼能教書…”
有人說: “他為什麼不住在山上就好了…”

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
李昆霖這個人
及交大這位博士生
給你的啟示是什麼呢??

如果對這本書有興趣, 請點選博客來購買...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